聚焦两会 | 芯片产业关键词盘点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简称“两会”)如期在北京召开。从《政府工作报告》到社会各界代表提案,“半导体”成为热门话题。
为了让全球关心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读者了解中国半导体关键的发展动态,本文归纳总结了今年两会上关于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讨论,并总结出如下四大关键词。
2022年-03月-23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简称“两会”)如期在北京召开。从《政府工作报告》到社会各界代表提案,“半导体”成为热门话题。
为了让全球关心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读者了解中国半导体关键的发展动态,本文归纳总结了今年两会上关于半导体行业发展的讨论,并总结出如下四大关键词。
鼓励投资
2021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处于上游产能紧缺、下游供给不足的困境中,虽然全球半导体公司不断扩大产能,但是短期内仍未看到供需平衡拐点的到来。在此背景下,芯片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的两会上,多位代表们也提出了促进半导体行业投资的建议,总体的态度为对内鼓励,对外欢迎。
“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始人邓中翰院士建议进一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快“科创板”对“后摩尔时代”核心芯片及垂直域创新企业上市融资步伐。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也指出:“我们也要继续为国内外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市场环境,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给予内外资同等待遇,特别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同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维护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加大扶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需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此外,今年的报告还提出,将进一步支持中国各地方和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激励技术创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建议:根据发展需要和产业潜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探索规划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自主可控
由于国际贸易战,以及 2020 年芯片缺货的问题的影响,芯片的自主可控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关心的问题。其中,缺货严重的汽车芯片国产化问题得到了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指出,优质民营集成电路企业,特别是民营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芯片国产化与自主可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化合物半导体制造产业建线周期长,技术壁垒高,有些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进行帮扶。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表示,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实现进口替代迫在眉睫。国家部委层面下设汽车芯片主管部门需要制定汽车芯片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推动国产汽车芯片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表示建议: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另外,政府可以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填补空白
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链复杂且环环相扣。中国要实现自主可控,首先需要从填补行业的空白开始。这也是与会代表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关注芯片材料,他建设集成电路材料表征测试和应用研究平台,为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材料表征测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工艺流程和材料研发结合解决集成电路材料产品应用场景缺失的问题,尤其为前瞻性特定材料提供集“材料–工艺–设备–测试”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填补行业空白。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王宇建议,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现状,将硅光芯片产业发展明确列为政府支持范围和名录,鼓励、支持相关企业、资本、团队围绕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量产制造等产业链空白环节加快投资、创业,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创造政策和资源条件,支持、促进项目落地见效,尽早打通产业链,实现产业良性运营和有序迭代,争取国际竞争的先机和话语权。
中国“芯”态度
据 IC Insights 估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资本支出将达1,904亿美金,同比大幅增长24%,创历史新高。世界各个地区如欧盟委员会、美国商务部、韩国政府等纷纷向半导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增强本土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受到贸易战、芯片缺货等问题的影响,它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更多的认识。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中国下一阶段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更加清晰。总体而言,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行业发展、提升独立性,将成为接下来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基调。
什么是“两会”?
两会即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常在每年3月举行。成千上万的中国立法者参与其中,共同制定有关中国未来发展的行动方案。由于两会对中国发展的重大影响,它是世界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窗口之一。
每年两会召开期间,中国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报告被称为是中国的成绩单和路线图,不仅包含了对过去一年中国政府工作的总结,还揭示了未来一年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点和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