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受到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Influence Matters 全程关注了大会与媒体的相关报道,以了解即将到来的政策方向以及对在中国的科技企业的影响。 

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并从9个方面明确了其本质要求。 

对于在华外企来说,报告中的许多信息值得关注。例如,报告中强调了此前于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所做的承诺,旨在构建包括半导体和智能工业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全球领先的创新生态系统未来将会更加深思熟虑地进行政府监督,以及对研发及人才的基础投资。资本无序扩张也将成为历史,相关生态系统的发展将在法律法规的制度框架下,健康稳定发展。  

在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报告强调中国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外商投资,从政策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针对动态清零政策及其对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影响本次大会期间,官方人员也回应了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降温的说法 

此外,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行的道路上,科技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之一,本次大会从国家建设的战略高度将科技发展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我们摘录了此次报告有关商业与科技的一些内容包括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经济建设、绿色发展同时总结了我们的洞察 

 

科技发展:新型举国体制 

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本次报告中提到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面对西方少数国家的打压,唯有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做好事情的根就在于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燕对新京报说,报告提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是强调了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决心。 

Influence Matters 洞察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未来在市场层面国家将会进一步领导技术型企业,根据国家目前在芯片制造、操作系统、工业设计软件、高端电容电阻、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需求进行集中攻关,并在未来几年快速提升各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从市场角度来看高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业、科技型人才市场都是科技企业可进一步拓展的全新合作领域。此外,基于目前中国在以上关键领域较低的国产化替代率,未来的市场空间也较为可观 

 

对外开放:增强内循环提升外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次大会报告中强调了双循环战略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国内大市场要与国际大市场紧密结合,整体布局。国内大循环绝对不是排斥国际经济合作,要坚定不移地为推进经济全球化作出中国贡献。 

此外,未来中国将加大吸引外资的政策力度,更好发挥外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积极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大鼓励外商投资力度;二是进一步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三是进一步优化外对资企业的服务。 

Influence Matters 洞察:面对近年来国际市场的流通阻塞,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水平呈现不同趋势,中国将通过扩大国内超大市场的内需潜力,利用中国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激发国内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争得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经济建设:着力于实体经济,建设高水平经济 

本次报告指出,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向21世纪经济经济报道说,新型工业化是有技术支撑的工业化,近几年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关、推进产业的数字化等措施都与此相关。杨志勇还表示,现代服务业也很重要,比如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数实融合等。 

Influence Matters 洞察:从市场角度来看,围绕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特征,将产生大量产业数字化和信息化市场。例如目前国内制造业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在工业软件、数字化管理、自动化生产、工业云等领域将会催生广阔市场前景。 

 

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体现了中国坚定履行减碳承诺的决心。未来还将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并将立足能源资源禀赋的优势有计划分步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Influence Matters 洞察:一方面,绿色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减碳的背景下,对于制造业和科技类企业来说,积极履行绿色发展责任不仅能提升企业形象与竞争优势,更能促进企业自身技术的进步和全新领域开拓的可能性。 

 

 

Recent articles in 智能产业,制造业和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