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 车展可谓是备受瞩目的全球盛会之一,为期十天的展会吸引了超90万人次国内外观众。如此庞大的参会人数,不仅是因为此次展会是继新冠疫情后的首个A级展会,同时也是因为观众期望通过展会亲身体验国内外新车的全球首秀以及国际的前沿技术。

作为关注汽车技术和趋势的爱好者,Influence Matters的部分团队成员也亲身前往现场体验,并协助我们的客户进行媒体活动,向中国观众讲述他们的技术和产品故事。

让我们一起回顾在上海车展所见所闻的精彩瞬间吧!

电气化和智能化将持续引领中国汽车技术发展

在此次展会上,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感”的全面爆发,尤其是中国本土的新能源车,正在不断刷新大众对国产品牌的认知,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本次展会共发布150多款新车,其中新能源车占比三分之二。各大车企带着新车及新技术现身展会,可谓内外皆“卷”,从多个维度持续推进电动化和智能化。经过观察,我们总结出一些重要技术及趋势:

智能座舱迎来新变革。HUD,多联屏或通屏中控,座椅多级电动调节以及空气悬挂等设备开始大规模上车,未来竞争将不断加剧。

华为推出“光场屏”,带来沉浸式体验。(来源:华为光网)

 

ADAS成为车企智能化的主战场: 车企聚焦落地场景,L2-3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内卷加剧。

商汤科技旗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绝影”携驾、舱、云三位一体的产品体系亮相 (来源:商汤科技)

 

城市NOA(领航辅助)走向大规模量产落地,脱离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将成为主要方向。

阿维塔11首搭华为ADS2.0智驾系统(来源:阿维塔)

 

800V高压平台风口已来。“充电五分钟,续航百公里”的800V高压技术已应用到汽车中。未来,800V高电压平台或将成为区分高端电动车与普通电动车的标志之一。

小鹏G9率先进入800V超快充时代(来源:小鹏)

 

中国本土品牌崛起,中国市场推动全球技术发展

中国的汽车企业已经打破以往“廉价劣质”的刻板印象,通过技术驱动的创新,成为整个汽车供应链快速发展的推动力。我们仔细听取了一些汽车媒体的报道分析,发现了两个重要观点:

  1.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极快,正在向高端市场发力。此次车展,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品牌备受瞩目,摆脱以往“低端”的标签,正式迈向自主高端品牌。
  1. 中国正在推动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智能化和电气化。本次车展前,全球不少车企“掌门人”纷纷来到中国,公开表达了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并宣布了各自的电动化产品和战略。

 

向中国受众讲述品牌故事

此次参展的还有我们的客户——领先的4D 数字成像雷达技术公司Uhnder。我们成功协助Uhnder的CEO Manju Hegde 在车展期间接受了媒体采访。此次Uhnder与合作伙伴共同参加上海车展,在合作伙伴的展位展出合作产品——4D毫米波雷达-伽利略系列。以此为契机,我们建议Uhnder在参展期间进行媒体采访,向中国受众介绍品牌故事。由于Uhnder CEO Manju Hegde此前未接受过中国媒体采访,本次交流即成为首次国内媒体专访,此外Manju拥有强大的技术背景,因此我们为其选择以汽车行业技术为导向的自媒体“车东西“作为此次合作媒体,让Uhnder向工程师、技术专家等中国的汽车领域受众介绍其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前沿技术。

本次专访文章从近期市场对4D数字雷达的讨论入手,深度剖析了该技术的市场价值与未来潜力,并且与其他雷达进行对比,反映出4D数字雷达的优势及应用方向。通过介绍Uhnder的技术,向受众娓娓道来Uhnder的独特优势与其CEO针对中国市场的最新洞察。该深度文章已在车东西的网站首页、微信和百度百家号等多渠道发布,并获得10K+阅读量(未完全统计),极大地提升了Uhnder的认知度。

Influence Matters支持Uhnder的CEO Manju Hegde于上海车展的媒体采访

Influence Matters支持Uhnder的CEO Manju Hegde于上海车展的媒体采访

对B2B企业来说,行业展会无疑是聚集目标受众的最佳场合。通过展位上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以及行业论坛上的技术演讲,企业都可以将技术和产品优势传达给受众。与此同时,通过第三方(例如媒体、自媒体、KOL)讲述品牌故事也可以充分利用展会的话题,将参展的效果最大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展会之一,上海车展无疑是国际汽车技术品牌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及行业工程师交流的最佳平台。想要了解更多在中国的最佳传播机会,同时获取我们的公关和市场服务以及在汽车技术行业的丰厚经验?欢迎与Influence Matters 团队取得联系: https://influencematters.asia/contact/

Recent articles in 自动驾驶